三百千中医
瓜蒂散 泻青散 托里温中汤 人参荆芥散 五苓散 四君子汤 苍耳散 导气汤 活血润燥生津散 汤头歌诀
回春丹 抵当丸 来复丹 保元汤 黄土汤 保赤丹 天仙藤散 神犀丹 丹参饮 河车大造丸 汤头歌诀续编
硵砂 天花粉 牛黄 肉豆蔻 人参 陈皮 生姜 腽肭脐 海螵蛸 桑椹子 伏龙肝 甘松 檀香 中药大全
杨士瀛 张璐 张仲景 陶节庵 陈自明 汪机 赵献可 邓铁涛 高武 薛己 蒲辅周 王焘 中医人物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黄帝内经》第1篇第17节: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查看注释]

黄帝内经准确地记述了女性的更年期平均为49岁。前面已经提到“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任脉虚少,指的是女性停止排卵;太冲脉衰少,女性的血就不似更年期之前那么旺盛了。中医在给女性看病的时候,很重视血的调养,往往以四物汤为主方,就是因为血对于女人的生长发育乃至衰老都极为重要。天癸竭,指的是肾气衰竭,地道不通,指的是停经。因为停止排卵、血气不足、肾气衰竭、月经停止,所以女性过了更年期之后就不能生育了。形坏的“坏”字,在古代没有不好的意思,并不是“好”的反义词,而是衰败的意思。

《黄帝内经》第1篇第13节: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查看注释]

二十一岁的时候,肾气平均,这里的“平均”并非平均分配,而是两层意思。古代的人写东西很讲究言简意赅,也叫微言大义,就是说用最少的字表示最多的含义,所以很多古代往往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比如“精神”在古代是两个意思,“疼痛”也是两个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古人之所以用最少的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一方面是“奥卡姆剃刀(Ockham´s Razor)”古而有之,另外最重要的可能是古人都是把字刻在石头上或者竹板上,那写一个字是很辛苦的,所以很难像我们今天这样高谈阔论。回到这句话,“平”,实际上是平常的意思,就是说到了这个岁数,肾气处于其正常的功能,既不是肾气盛的少女时代,也不是肾气衰的垂垂老矣;而“均”指的是饱满,充足,这一层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见不到了,但是这一层意思发生了一个转变,成为了副词——我们说“所有战士均奋勇杀敌”,这个“均”就是“全都、全部”的意思,这是古意“饱满、充足”所残留的影子。真牙,是指人的最后一颗牙齿“尽头牙”,因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当肾气到了最充足最饱满的时刻,人的最后一颗牙也就生长出来了。

《黄帝内经》第1篇第16节: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查看注释]

三阳,太阳、少阳、阳明也。三阳脉俱在头,故三阳衰,面焦发白。足太阳膀胱经始于睛明穴,足少阳胆经始于瞳子髎穴,足阳明胃经始于迎香穴,三个经脉都从头部出发,并在头部循行,这三脉皆衰,自然面焦发白。


阴虚体质 你的身体缺水了 | 认识汉字——焦虑 | 关于中医困境的一点点不成熟的看法 | 各路英豪做客新浪 谈中医的科学文化问题 | “茱萸”是什么? | 中医药缘何不招人待见? | 秋冬防感冒 中医有妙方 | 中国有意培养“洋中医” 或借鉴孔子学院模式 | 防治甲流 中医有方 “食饮有节”有利于预防甲流 | 中医听声音看五脏虚实 | 男性中医保肝六则 | 中医进社区: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 男性阳痿的冬季食疗 | 宁夏发展中医药回医药大会昨日在银召开 | 永州中医药进入发展黄金期 | 不妄作劳是养生的重要原则 | 关于中医药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 中医是经验 西医是科学 | 专家齐聚龙城给中医“开药方” | 力挺中医有用论! | 自制银耳药膳 | 认识汉字——悲哀 | 秋季补肾正当时 | 石家庄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园正式开园 | 女性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吗 | 诺华拟5亿元并购中国药企 外资进军中药市场 | 六月:晚睡早起 宣畅通泻 | 进补别盲目跟着“传统”走 | 十九畏药歌 | 冬病夏治不能包治百病 | 大陆中医教学中西兼备 十年逾八千台生跨海学习 | 别低估了老祖宗的智慧 | 国宝中医群体做客新浪 谈中医的临床疗效和优势 | 中药丰胸 中医美容的特色传承 |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 | “十一”长假中医“热” 大夫加班比平时忙 | 看中医如何分辨好医生 | 中医调理渐成都市时尚 | 从贺霆教授的中医人类学研究反思“中医现代化” | 地震预报不能与中医相提并论 | 专家号错了妨碍中医发展的脉 | 国医大师何任不担心中医传承 | 陕西省咸阳市培育养生产业 打造养生文化名城 | 抗甲型H1N1流感 重庆出台中医药防治方案和药品名录 | 冷眼审视:中医药在美国 | 章太炎痛批《内经》、《难经》和五行学说 | 教你中医小偏方巧除宝宝口臭 |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归经 | 立春养生重点在于护肝 | 四川立法确定中医“治未病”法律地位 | 吃核桃 排结石 | 中医几种研究法的远景评估 | 程莘农:银针精绣东方文明 | 治甲流 中医开药方 | 中华民族应崇尚中华医学 | 《中医的批判》读后感 | 药食同源:请尊重“王老吉”的历史配方 | 中国现代中医院的“四宗罪” | “中医科学论者”正在祸害中医 | 现代中医院校培养的不是中医 | 不要打着“中医现代化”的幌子科研中医 | 長壽的秘訣 | 调查显示江城仅一成市民看病首选中医 | 常吃枣颜不老 |
新华网 | 人民网 | 网易新闻 | 百度 | 天涯 | 网易公开课 | 优酷 | 搜狐视频 | 虎翼网 | 亚马逊 | 谷歌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