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千中医
独活寄生汤 瓜蒂散 泻青散 托里温中汤 人参荆芥散 五苓散 四君子汤 导气汤 汤头歌诀
玉女煎 白术散 抵当丸 如圣散 失笑散 化斑汤 河车大造丸 丹参饮 神犀丹 七宝美髯丹 汤头歌诀续编
硵砂 天花粉 牛黄 肉豆蔻 陈皮 人参 生姜 桑椹子 大茴香 枫香脂 石灰 贝子 甘松 中药大全
杨士瀛 张璐 张仲景 陶节庵 张景岳 王贶 孙思邈 陈无择 陈自明 杨倓 薛己 王清任 中医人物
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黄帝内经》第1篇第13节: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查看注释]

二十一岁的时候,肾气平均,这里的“平均”并非平均分配,而是两层意思。古代的人写东西很讲究言简意赅,也叫微言大义,就是说用最少的字表示最多的含义,所以很多古代往往一个字表示一个意思。比如“精神”在古代是两个意思,“疼痛”也是两个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古人之所以用最少的字表达自己的意思,一方面是“奥卡姆剃刀(Ockham´s Razor)”古而有之,另外最重要的可能是古人都是把字刻在石头上或者竹板上,那写一个字是很辛苦的,所以很难像我们今天这样高谈阔论。回到这句话,“平”,实际上是平常的意思,就是说到了这个岁数,肾气处于其正常的功能,既不是肾气盛的少女时代,也不是肾气衰的垂垂老矣;而“均”指的是饱满,充足,这一层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见不到了,但是这一层意思发生了一个转变,成为了副词——我们说“所有战士均奋勇杀敌”,这个“均”就是“全都、全部”的意思,这是古意“饱满、充足”所残留的影子。真牙,是指人的最后一颗牙齿“尽头牙”,因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当肾气到了最充足最饱满的时刻,人的最后一颗牙也就生长出来了。

《黄帝内经》第1篇第27节: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查看注释]

人由壮而老,本是自然规律。

《黄帝内经》第1篇第22节: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查看注释]

四十岁的时候,男性的肾气衰弱,开始掉头发,牙齿也枯槁了。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的牙齿仿佛洁白的贝壳,虽然坚硬,但是很有水分的感觉;而上了年纪以后,牙齿越来越干,发酥变脆,这就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肾主水,这个水可不仅仅是我们平时认为的水,而是一种滋润的状态,牙齿失去了肾水的滋润,也变得枯槁了。


久病便秘请多喝苹果粥 | 中药的致癌性及毒性不可忽视 | 针灸的“反攻” | 来自“科学”的挤压 | 龙井缘何配虾仁 | 中医健康的标准是气血充足 | 心主血脉 | 许多家长严重缺乏基本的儿童养护知识! | 单凭掌纹诊病不可取 | “杏林”小考 | “医有五等”──岳美中教授对中医师技能水平的分类 | 看中医如何分辨好医生 | 佛手 赏心悦目可药可食 | 中医专家传授“护嗓”绝招儿 | 认识汉字——意志 | 中药之化痰止咳平喘药 | 养生喝些花草茶 | 章太炎痛批《内经》、《难经》和五行学说 | 黑龙江省启动“中医普惠基层三年规划工程”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 天人相应 | 民间53个不传之密 | 中药熏洗缓解椎突疼痛 | 冬病夏治不能包治百病 | 超赞!归脾丸13种新用途大揭密 | 血瘀体质 疏通身体“河道” | 艾灸治疗高血压有奇效 | 按摩时间过长易导致腰肌劳损 | 中医如何治长久性口臭? | 八月:早卧早起 神志安宁 | 气味芬芳话香橼 | 痔疮改变历史? | 上海第二批中医坐堂诊所近日露面 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 蜂蜜泡蒜 养阴和胃 | 吃核桃 排结石 | 干燥天气吃三样 | 立春后宜吃辛甘温食品 | 常吃枣颜不老 | 痰湿体质 需要减肥 | 眼科专家推荐中医养眼妙方 | 补肾养生 覆盆子 | 秋季进补三部曲:平补 润补 滋补 | 鱼腥草汤可帮助男性戒烟 | 男性阳痿的冬季食疗 | 便秘莫轻视 食疗可解忧 | 可食植物成分应扮演抗癌新角色 | 风热感冒莫喝姜丝可乐 | 長壽的秘訣 | 从中医与哲学的关系看中医的发展 | 最简单的排毒方法 | 《黄帝内经》图书热中有“虚火” | 食疗妙方巧治女性阴冷 | 倪海厦36条真言 | 中药药性用对才算对症 | 棒喝卫生部:世界不需要现代化的“伪中医” | 药食同源:请尊重“王老吉”的历史配方 | 药膳≠食物+药物 | 自制银耳药膳 | 男性中医保肝六则 | 明哲保身—瞎子摸象 | 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是医学科学论 | 关于中医困境的一点点不成熟的看法 | 按摩健脑 | 一个学中医的女生写出的保养大法 |
新华网 | 人民网 | 网易新闻 | 百度 | 天涯 | 网易公开课 | 优酷 | 搜狐视频 | 虎翼网 | 亚马逊 | 谷歌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 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