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千中医
独活寄生汤 瓜蒂散 泻青散 托里温中汤 人参荆芥散 五苓散 四君子汤 导气汤 汤头歌诀
玉女煎 抵当丸 生化汤 如圣散 七宝美髯丹 琼玉膏 丹参饮 泰山磐石饮 清燥救肺汤 汤头歌诀续编
硵砂 天花粉 牛黄 肉豆蔻 陈皮 人参 生姜 腽肭脐 冬葵子 石灰 枫香脂 桑椹子 甘松 中药大全
杨士瀛 张璐 张仲景 陶节庵 孙思邈 陈自明 张锡纯 汪机 张景岳 杨倓 王贶 王焘 中医人物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黄帝内经》第1篇第22节: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查看注释]

四十岁的时候,男性的肾气衰弱,开始掉头发,牙齿也枯槁了。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的牙齿仿佛洁白的贝壳,虽然坚硬,但是很有水分的感觉;而上了年纪以后,牙齿越来越干,发酥变脆,这就是肾气不足的表现,肾主水,这个水可不仅仅是我们平时认为的水,而是一种滋润的状态,牙齿失去了肾水的滋润,也变得枯槁了。

《黄帝内经》第1篇第17节: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查看注释]

黄帝内经准确地记述了女性的更年期平均为49岁。前面已经提到“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任脉虚少,指的是女性停止排卵;太冲脉衰少,女性的血就不似更年期之前那么旺盛了。中医在给女性看病的时候,很重视血的调养,往往以四物汤为主方,就是因为血对于女人的生长发育乃至衰老都极为重要。天癸竭,指的是肾气衰竭,地道不通,指的是停经。因为停止排卵、血气不足、肾气衰竭、月经停止,所以女性过了更年期之后就不能生育了。形坏的“坏”字,在古代没有不好的意思,并不是“好”的反义词,而是衰败的意思。

《黄帝内经》第1篇第5节: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查看注释]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主要源自外邪入侵和情志致病,外邪即通常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情志则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这一节所说的虚邪贼风要及时回避,就是防止外邪入侵。而“恬淡虚无”可以防止情志致病,从而保证“精”“气”“神”的饱满,从内部去除患病的动机。牢记这古人常年与疾病斗争总结出的经验,病就很难出现了。


中医健康的标准是气血充足 | 李约瑟极力推崇的中国古代中药“秋石”究竟为何物 | 华佗能治好曹操的病吗? | 还中医本来真面目 | 立春养生重点在于护肝 | 溺毒清合剂治肾病 | 用玫瑰花治妇科病 | 中药助吸毒者尽快脱毒 | 中药熏洗缓解椎突疼痛 | 中药丰胸 中医美容的特色传承 | 大陆中医教学中西兼备 十年逾八千台生跨海学习 | “十一”长假中医“热” 大夫加班比平时忙 | 让老年人掌握健康知识 丹东启动中医养生行动 | 点穴除鼻干 | 食疗方法防治头发枯黄 | 中医健身方法多 | 六大食疗法有效治疗胃病 | 中药之化痰止咳平喘药 | 秋燥养颜中医有方 | 中医的“捏脊”疗法 | 神奇的针灸减肥 轻松瘦身减不停 | 浅谈“秋冻”养生 | 中医提示:这样吃饭才健康 | 按摩时间过长易导致腰肌劳损 | 中医减肥有妙招:拔罐法 | 中医战“痘”调节内分泌根除粉刺 | 眼神水汪汪 多数易失眠? | 中医食疗帮你解决阴虚火旺 | 永州中医药进入发展黄金期 | 民间53个不传之密 |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归经 | 认识汉字——精神 | 认识汉字——性命 | 认识汉字——疑惑 | 认识汉字——癫狂 | 认识汉字——焦虑 | 认识汉字——烦躁 | 认识汉字——悲哀 | 认识汉字——怨恨 | 认识汉字——意志 | 认识汉字——愧疚 | 认识汉字——安定 | 咬文嚼字中医启蒙--眩晕 | 专家号错了妨碍中医发展的脉 | 中医养生观点时常打架 谁来正经说中医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世界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 | 中医药正在进入国际“主流社会” | 中国有意培养“洋中医” 或借鉴孔子学院模式 | 俞樾抢先“出风头”提出废除中医 | 章太炎痛批《内经》、《难经》和五行学说 | 严复诬中医与九流之学一样 | 方舟子《批评中医》缺乏科学精神(一) | 方舟子《批评中医》缺乏科学精神(二) | 方舟子为反中医捏造李约瑟的话 | “收费过低”咋没成中医的优势 | 治个感冒 中医收费一百西医要三百 | 抗甲型H1N1流感 重庆出台中医药防治方案和药品名录 | 认识汉字——安宁 | 缓解痛经单味药 | 食疗妙方巧治女性阴冷 | 辨证求因是振兴中医的捷径 | 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融合与扬弃 | 龙井缘何配虾仁 | 华佗是一名全科医生 |
新华网 | 人民网 | 网易新闻 | 百度 | 天涯 | 网易公开课 | 优酷 | 搜狐视频 | 虎翼网 | 亚马逊 | 谷歌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成都中医药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 浙江大学